健康在线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分析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3-03-28 15:54

A+

抽动症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临床表现多样性,主要以突然发生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不自主的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以及发声性抽动为特征。

抽动症的治疗难在哪里?

目前抽动症患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作可能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药源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在患儿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所致。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等精神合并症,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复杂性。

目前,抽动症患儿常规康复护理主要从心理及行为干预两方面着手,以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心理负担。护理的关键在于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儿家长认识该病的特点及性质,当抽动症状出现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而不是进入训斥、打骂的误区,耽误患儿病情。但护理干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效果较慢。

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由药物用药周期较长,导致患儿难以坚持治疗,并且存在副作用,所以另选其他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最重要。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抽动症效果分析

脑电生物反馈以调节患儿肌肉紧张,舒缓患儿心理焦虑情绪为宗旨,以操作条件反射模式为基础原理,确测定神经肌肉和自主神经系统正常和异常的生理电信号,这些生理电信号能反映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将人体电信号通过电极收集和放大成听觉或视觉信号后展示给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强化16-20Hz的SMR波(逻辑思维波),抑制5-8Hz的 θ波(情感波),患儿根据脑电变化学会自我调节自身的脑电波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我国学者在《脑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护理在抽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将83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儿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1-14.5岁,平均(8.12±2.46)岁,抽动病程1.2-3.4年,平均(1.46±0.22)年,其中短暂性抽动症16例,慢性抽动症11例,Tourette综合征15例。

对照组患儿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4.4-13.7岁,平均(8.56±2.24)岁,抽动病程1.6-4.7年,平均(3.45±1.03)年,其中短暂性抽动症13例,慢性抽动症15例,Tourette综合征1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疾病亚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包括生理需求护理、对症护理、健康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案。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案,以降低4-8Hz的θ波,强化16-20Hz的β波,强化12-16Hz的SMR波为具体训练方案,采集患儿脑电波并进行实时反馈。治疗频率为1-2次/天,每次30分钟,10次为1疗程,共计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前后采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对患儿进行抽动症状严重程度评分,0-24分为轻度,25-49分为中度,50 分以上为重度,分值越高表明抽动症状越严重。

疗效判定以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减分率在80%以上为治愈,60%-79%为显效,30%-59%为有效,30%以下为无效。减分率=【(治疗前量表评分-治疗后量表评分)/治疗前量表评分】×10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治疗前后脑电波θ/β功率比值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脑电波θ/SMR功率比值变化。

结果如上图所示,两组患儿治疗前,YGTSS评分、θ/β值、θ/SM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θ/β值、θ/SMR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YGTSS评分、θ/β值、θ/SM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抽动症患儿有效率高达95.24%,而采用单纯常规康复护理有效率仅为68.29%,说明了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显著的有效性。

脑电生物反馈是抽动症患儿治疗较为有效的途径,可通过脑电波训练改善大脑功能。结合YGTSS评分可评估患儿抽动症状严重程度,而θ/β值、θ/SMR是评估患儿临床生理病理诊断客观指标。

抽动症患儿因存在脑功能絮乱,治疗前θ/β值、θ/SMR值均较高,经过治疗后比值下降,说明脑电生物反馈有改善脑功能异常活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脑电生物反馈疗效显著。同时,也要注意患儿的日常护理、心理及生活环境,巩固治疗成果,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更多相关问题讨论,可以添加作者微信(jinbozhihui1)交流。

参考资料

龚冰. 脑电生物反馈配合常规康复护理在抽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罕少疾病杂志, 2019(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