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线

晒背OR艾灸 跟风养生先辨体质

来源 : 科技日报

时间 : 2025-08-25 10:28

A+

“晒背祛寒湿”“居家艾灸驱冬病”等网红养生法热度飙升。这些方法看似好处多多且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提醒大家,无论是哪种养生方法,操作前都需先咨询中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和穴位指导,避免盲目跟风养生变伤身。

养生养出一身伤

67岁的张女士也想尝试晒背改善关节不适,在午饭后背对太阳暴晒两个多小时,逐渐感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当天下午她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医生询问后发现,张女士有高血压病史,属阴虚体质。当天正午地表温度超40摄氏度,她未做防护连续暴晒导致大量出汗。汗为心之液,过度出汗会耗伤心阴。这如同“给本就缺水的土地又添了把火”。

像张女士这样跟风晒背晒进医院并不是个例,往年暑期就接诊过多例因正午晒背或晒背时间过长引发问题的患者,有人晒伤皮肤,有人诱发中暑,还有人出现心血管不适。

除了晒背,居家艾灸也备受大家追捧。70岁的李女士网上看到夏季艾灸养生后,连续三天在家灸足三里穴至皮肤发红发烫,致使右腿外侧出现硬币大水泡,一周后伤口溃烂流脓伴低烧。伤口感染形成窦道深达0.5厘米。

晒背更适合阳虚人群

热天晒背确有中医理论依据,其更适合阳虚体质人群,而并非适合所有人。阴虚火旺、湿热内蕴、实热证等体质人群晒背会助火伤津,加重内热症状。

此外,光敏性疾病患者、皮肤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适合晒背。

不过,即使是适合晒背者,时段应选早上8-10时或下午16-18时,青年不超过30分钟,老人儿童15-20分钟为宜,以背部温热、微微出汗为佳。晒背时场所要通风,避免正午暴晒,防止因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及“气随津脱”。如晒背过程中出现皮肤灼痛、头晕、心悸或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艾灸并非越烫越有效

艾灸作为“冬病夏治”手段适合阳虚湿盛人群,但常见误区是认为“越烫越有效”。正确的做法应以温热舒适为度,单穴灸5-10分钟。优质艾绒燃烧时烟量少且无刺鼻气味,绒质细腻不易散碎。

糖尿病患者、感觉神经障碍患者及老年人因皮肤敏感度下降,更易烫伤,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此外,居家艾灸一定要保持环境通风,每周1-2次为宜,过度艾灸可能导致气阴耗伤。部分患者误认为灸出瘢痕疗效更好,但现代临床已不推荐刻意烫伤。夏季汗液浸渍易致感染,风湿免疫病患者若皮肤破损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