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线

执青囊祛疾除疴 持妙笔融媒传道——北京中医医院举办中医药从业人员媒体素养提升训练营

来源 : 北京中医医院

时间 : 2025-08-26 15:26

A+

8月23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办的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药从业人员媒体素养提升训练营”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特邀来自卫生健康系统、电视栏目、新闻媒体、短视频平台、新媒体运营及科普核心期刊等多领域、跨维度的“专家天团”,为平日里忙碌在诊室、病房的医护们集中充电,解锁跨界新技能。全市医疗机构140余人线上线下参加培训。

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军在开班讲话中提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需要打破"神秘感",让其深厚的科学内涵被理解、独特的人文价值被感知。本次训练营课程设置紧扣“实用”核心,希望与会人员以空杯心态投入学习,把知识真正内化为能力,将学到的技能用到日常传播中,当好中医药的“代言人”,讲好中医药的“中国故事”。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姚秀军以“贯彻落实党员网络行为规定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为题,从新时代加强互联网建设重要论述、各级落实网络意识形态政策措施、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网络意识形态常见问题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讲授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现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抖音医疗健康内容运营总监乔博才以“如何通过抖音平台开展健康科普宣教”为主题,强调健康科普正成为医生“职业求变的新赛道”。并深入分享了医疗健康账号的运营之道,从精准的账号定位、科学的选题策划、专业的脚本撰写、精细的运营技巧到典型的成功案例解析与常见误区规避,提供了一整套可落地、可执行的方法论体系。

人民网人民健康主持人、主编董政聚焦于“如何拥有一双‘新闻眼’”这一实用主题,引发了在场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强烈共鸣。对医务工作者而言,这双“新闻眼”就是要培养从日常临床工作中敏锐发现健康科普价值、捕捉社会关切点的能力。参会人员积极互动,通过沉浸式的训练,进一步加强了将专业医疗信息转化为公众关切的新闻话题的能力。

北京卫视副主任、《养生堂》栏目原制片人田天就《养生堂》科普创作技巧进行讲授,揭示了节目如何将高深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分别解析了电视节目和科普短视频的制作规律,结合大量生动案例,以丰富翔实的数据、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如何直击健康痛点,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将专业临床知识转化为科普内容的有效路径。

百度健康百家号生态运营负责人秦一娥以“医生个人IP打造—从权威专业到大众影响力的破圈密码”为主题,建议医生选择擅长的细分领域作为主线内容,同时将医学术语转化为大众能理解、愿传播的生活语言,打造既有专业权威又具个人特色的品牌形象。

《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副主编董鲁艳从编辑视角谈如何写好科普文章,分别从中医药科普的意义及重要性、科普文章写作流程、如何进行内容创作、案例分析与借鉴、2026年科普重点等方面进行讲解。在分享过程中以多篇科普文章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其在标题设计、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成功要素,为医务人员指明了未来创作的方向和重点。

本次训练营由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李博及北京中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李树明主持。

专家们理论结合实践的精彩授课,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本次训练营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观念的革新。从诊室到镜头前,从专业期刊到新媒体平台,医务人员不仅要用精湛医术守护患者健康,更学会用温暖而专业的声音,传播健康、消除恐慌、击破谣言,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践行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学人文精神,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