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3-12-04 12:37
A+
小李是一个上班族,年终体检时,他被检查出“空腹血糖6.6mmol/L”。医生告诉他,这是空腹血糖受损,也就是常说的糖尿病前期,需要尽早干预,否则很可能会进展为糖尿病。
医生的话让小李懵了:糖尿病前期是什么?我才29岁啊,怎么会得这种病?我该怎么办?
一、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利用障碍等因素引起的代谢疾病,其高危因素包括:有糖尿病前期史;年龄≥40岁;体质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缺乏体力活动者等[1]。
而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血糖值高于正常值(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个“中间状态”[2]。虽然还不是糖尿病,但该时期患者已存在胰岛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并出现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降低等情况。
糖尿病前期可细分为 3 种情形:
1、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6.1mmol/L、<7.0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3]。
2、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11.1mmol/L[3]。
3、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比正常水平偏高,但均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4]。
要注意的是,比起单纯空腹血糖高或单纯餐后血糖高,二者兼有的人群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更高[5]。
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3%[6],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达35.2%[7]。换言之,每位糖尿病患者的身后相当于站着3位“后备军”。
二、糖尿病前期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是糖尿病,但它对身体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处于这阶段,会面临以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代表的多种风险。
1.进展为糖尿病
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个体会进展为糖尿病[3]。我国的大庆研究也表明,如果糖尿病前期不进行干预,每年约有7%的IGT(糖耐量受损)个体转化为糖尿病[8]。
2.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与血糖正常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3%,复合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了15%、冠心病风险升高了16%、中风风险升高了14%[9]。202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第70届年度科学会议上发布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在五年的随访中位数内,18%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而血糖水平正常的人只有11%的发生概率[10]。
3. 增加罹患微血管病变的风险
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8.1%、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7.7%,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仅为10.6%[3]。
4. 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与一般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患肿瘤风险显著增加,特别是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此外,糖尿病前期也是所有癌症死亡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3] 。
5. 增加痴呆及抑郁症发生风险[3]。
因此,对于糖尿病前期,我们一定要引以为重、及早干预。临床实践发现,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转的,通过早期积极干预,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能大大减少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糖尿病前期可以被逆转
目前糖尿病前期干预措施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两种。
· 生活方式干预虽好,但长期坚持很难
所谓生活方式干预,即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大庆研究也显示,生活方式干预6年可使IGT(糖耐量受损)人群未来14年进展为糖尿病的累计发生风险下降43%[8]。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以让营养师或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采取低脂或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饮食方式严格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
在运动方面,建议患者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一周不少于5天。
然而,生活方式干预虽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由于工作等原因,执行起来往往困难重重,要想长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更非易事。不少研究结果均表明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较差,致使减重目标难以实现[3]。因此,药物干预近年来也越发受到重视。
· 必要时需要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常用手段,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奥利司他等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3]。
其中,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较为充分。
二甲双胍是一款经典的降糖药,它首次成功合成已有百年历史,应用临床也有65年,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和全程用药,若无禁忌证,应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1]。
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显示,使用二甲双胍治疗2.8年可以使IGT(糖耐量受损)个体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1%[11]。另外也有研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为期12周的二甲双胍治疗,发现43%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恢复了正常[12]。
因此,对于那些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还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或者一时难以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有且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
温馨提示:目前二甲双胍有原研药和仿制药之分,二甲双胍原研药即二甲双胍专利药,是经严格临床试验获准上市的原创性降糖药品,凭借制剂工艺优势及上市前后严格监管,因此具有更稳定的吸收率和较少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重要预警信号,当你身体亮起这个“红灯”时,千万不要觉得没什么症状就听之任之、置之不理,一定要及早采取适合自己的干预措施,切勿错过这段可以逆转的宝贵时期,让自己后悔终生。
编辑:陈岳
绘图:郑寮琴
出品:《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本项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主办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王莹,张瑾.5亿国人处在糖尿病前期,一定要尽早干预[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2(09):53.
[3]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05):371-380.
[4]王建华.糖尿病前期该不该用药[J].江苏卫生保健,2021(02):16-17.
[5]柏秀红.关注糖尿病前期,拒做“小糖人”[J].江苏卫生保健,2021(03):17.
[6]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R].全球:国际糖尿病联盟, 2021.
[7]糖尿病前期病证结合诊疗指南(2021-03-02)[J].世界中医药,2021,16(04):533-538.
[8]Li G, Zhang P, Wang J,et al. The long-term effect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diabetes in the China Da Qing Diabetes PrecentionStudy:a 20-year follow-upstudy[J].Lancet,2008,371(9626):1783-1789.
[9]蔡晓燕, 张云龙, 李美君,等. 糖尿病前期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更新的meta分析[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1, 24(9):10.
[10] Adrian Michel, Ramy Mando et al. PREDIABETE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21 May, 77 (18_Supplement_2) 14
[11]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 Research Group.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 description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J]. Diabetes Care, 2002, 25(12):2165-2171.
[12] HOSTALEK U,ZILAHI Z.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prolonged-release metformin in people with prediabetes[J].Curr Med Res Opin,2020,36(3):39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