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北京积水潭医院
时间 : 2025-02-24 14:32
A+
“小六今天5斤啦!”2月20日晚上,新生儿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将早产儿小六放在婴儿体重秤上,上面显示的数字让他们深感欣慰,30个日夜的精心呵护历历在目,医护人员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宝贵的生命奇迹。
1月23日清晨,新生儿科忙碌而有序。病房里,医护人员正进行交接班工作。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值班医生接到了产科的急诊会诊请求,一名胎龄仅32周的胎儿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龙年降生。医院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新生儿科医护团队迅速前往产房,做好了现场待命的准备。
在产科医生的精细操作下,新生命顺利诞生,但早产带来的挑战也接踵而至。这名新生儿是产妇的第一胎第一产,孕32+6周顺产的男孩,体重仅1880克。分娩后,小宝宝出现了进行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浅促、呻吟、三凹征阳性。医护人员立即执行了口鼻吸痰、给氧、复苏囊正压通气等新生儿初步复苏步骤,但呼吸困难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于是立即进行了气管插管。随后,小宝宝在T组合正压通气下,转入新生儿科病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迅速启动了抢救应急预案,全体医护人员投入抢救工作,与时间赛跑,保护着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连接了三导联心电监护、建立了静脉通路、进行了抽血化验及床旁胸片等一系列紧急操作。
儿科副主任李红日在查房后,初步诊断为“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气管插管,成功吸引出大量淡黄色的羊水样物质,据此判断小宝宝可能合并患有“新生儿羊水吸入综合征”,病情危重。此刻,医护团队进入“战时”状态,他们深知每一秒都关乎着小宝宝能否顺利睁开双眼,初次领略这个多彩世界的美丽。在获得家属的明确同意后,医护人员迅速连接了有创呼吸机以辅助呼吸,并向气管内注入了肺表面活性物质,同时实施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一系列治疗措施。经过全力救治,小宝宝的呼吸状况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善,生命体征也逐渐稳定下来。
小宝宝被安排在六床,医护人员们都叫他“小六”。在新生儿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细心护理下,小六顺利闯过了呼吸关、黄疸关、感染关、喂养关、贫血关……在经历多重磨难后,病情逐步好转,逐渐脱离呼吸机和氧气,拔除了PICC置管。在与放射科、超声诊断科、眼科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下,进一步完善了早产儿头颅核磁、各脏器超声以及眼底筛查工作。
2月9日,医院为小六准备了袋鼠式护理。小六的爸爸妈妈来到新生儿科病房,与小六进行了第一次的皮肤接触。爸爸模拟袋鼠喂养幼崽的方式,让小六直立式贴靠在胸口,感受爱、温暖与安全感,明亮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目前小六的病情趋于稳定,预计下周将回到妈妈温暖的怀抱。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生儿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2024年8月,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专注于新生儿的治疗与护理,能够为危重新生儿提供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团队在处理高危孕产妇的分娩保台、新生儿复苏抢救以及产后高危新生儿的评估和转运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未来,北京积水潭医院新生儿科将继续秉承“心系患儿,不遗余力”的服务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全天候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确保新生儿获得最优质的医疗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