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4-06-22 12:23
A+
“医疗科研工作既是学术研究也是精神生产,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做有意义、有转化前景的健康民生事业。”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在近日做客“向新而行·人民健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系列节目时如此说。
魏于全就医疗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他建议行业加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通医疗科技创新全链条,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建设政产学研的协同生态,并鼓励相关工作者在科研探索与成果转化之路上不断提升能力、勇攀高峰。
重视产业创新 立足实际加速科研转化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知识、技术、人才高度集中的领域,医疗产业正在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这意味着创新在其中日益发挥主导作用,为行业发展带来技术突破及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引导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科技成果转化则是驱动创新的核心动能。”魏于全说,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着医疗产业进步升级,要赋能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加速形成我国医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无论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还是成果转化方面均取得部分突破性进展,在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免疫细胞治疗、抗体研发、创新疫苗、高端医疗装备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整体性重大进展。”魏于全认为,这些进步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科技成果转化“策源地”关联密切。“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偏低,主要与源头创新性不强、转化模式比较单一、市场化运营经验不足等原因有关。”
为更好推动医疗成果转化,魏于全建议,加强对高校与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立项管理,强化对科研项目的事前转化前景评估,开展基于临床需求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产业的有机衔接和精准对接,确保科技成果供给从源头上更加符合临床需求、社会需求和高科技产业发展需求”。
魏于全(左)就医疗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话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链”深度融合 科学探索成果转化路径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贯通是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如何有效集聚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调动各方实现积极融合,是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魏于全看来,科技成果转化一头连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一头连着企业,若要打通“四链”内在关联,需要建立一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让上游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发端、中游成果孵化器和下游企业端,在这个有机生态中实现联动。同时,他提出,要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强化企业的需求牵引作用,“逐步形成企业‘发榜’、高校和科研机构‘揭榜挂帅’,合力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机制,开展订单式的科技成果精准转化,实现从科研到转化的良性循环”。
如何让人才链、资金链有效运转,魏于全有着自己的见解:“高水平的平台基地、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打造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引导政府投资基金、社会金融资本和企业资金向可转化的高质量专利或成果倾斜,将有助于发挥科技金融的杠杆作用。”
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符合国情、因地制宜。对此,魏于全提出了三种可参考的路径与范式:“一是多学科交叉,建立协同创新大团队,通过新的研究机制改革,形成有组织的科研模式,进而产生交叉研究成果并促进成果快速转化;二是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打造有多学科优势的大团队,形成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药物研发模式,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三是将前沿医疗技术与国家重大需求、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抢占前沿制高点,注重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
多学科培养人才 推进政产学研通力合作
培养“既可精专科、又可跨学科”的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魏于全认为,以培养承担医疗科研任务与成果转化的骨干为目标,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再到青年学者,人才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应予以重视。
对于医学本科生的培养,魏于全建议加强多学科交叉、高水平的科研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为目标,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质科研平台支撑下,帮助同学们个性化成长,让大家有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培养未来的医学家”。对于博士后及青年教师,他认为应以完成重大科研任务为抓手,通过参与重大科研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持续丰富原创研究成果,不断提高人才科研素质。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产学研等多个主体,魏于全相信唯有各方“既各司其职也通力协作”,才能发挥出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驱动作用。“政府部门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要出资方,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者和重要推动者,承担着鼓励和引导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的角色;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策源地,应重视和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体制,壮大科研成果转化人才队伍,鼓励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主体,应对接高校与科研院所,承接起转化的要务”。
魏于全建议,未来要持续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政策支撑等医疗科技创新全链条,打通束缚成果转化的堵点、卡点,让科研成果转化之路顺畅、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