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4-10-29 09:42
A+
10月21日是世界镇痛日。当天,由人民健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推出的《健康圆桌派——世界镇痛日,算好这份“疼痛管理”账单》科普节目播出。节目邀请多名医健专家为公众普及疼痛相关科学防治知识,引导公众“发现痛、认识痛、解决痛”,树立疼痛管理前置意识。
节目现场,专家聚焦疼痛管理展开对话。
“疼痛是人体受到损害或疾病侵袭的预警性信号,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疼痛患者不仅身体承受巨大的痛苦,还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往往会因为身体的退化性变化或疾病的影响而遭受腰痛、腿痛、牙痛、皮肤疾病疼痛等困扰。”湖北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冯占春说。
冯占春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要进一步强调健康关口前移,促进中老年人养成主动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主动健康是我国面向人口老龄化需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医疗保障基金增长挑战,所提出的新的理念和模式。一方面,中老年人可以通过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等方式加强疾病预防能力;另一方面,接种疫苗也是中老年人提升自身免疫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逐渐衰退,皮肤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综合治疗科主任孙永海介绍说,高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皮肤疾病中尤以带状疱疹让人“痛彻心扉”。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症状除了皮肤表面出现红斑和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在自觉症状上还会出现剧烈疼痛。中老年人或者合并慢性疾病的人群在罹患带状疱疹后,常会出现痉挛性电击样或者针刺样的疼痛,有些人将这种疼痛形容为“切肤之痛”。
“疼痛并不是必须忍受和经历的痛苦,而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管理。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镇痛、糖皮质激素等,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较为有限。对于带状疱疹这类感染性疾病而言,‘防’大于‘治’。40岁以上人群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特异性免疫,预防带状疱疹。”孙永海说。就如何对待疼痛问题,孙永海提醒,如疼痛时间较长,必须加以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疼痛科就诊。
在北京市西城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副主任医师蔡澍看来,如今国民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但相较于年轻人,面临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双重威胁”的中老年群体主动预防意识不足,对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例如,部分人群认为疫苗接种属于额外医疗支出,对于疫苗接种带来的获益缺乏直观性感受;不知道怎么选择疫苗,该找谁咨询,去哪里预约、接种。这样的认知偏差导致了疫苗接种行动力不足,给公众带来健康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公共卫生系统的负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城市医疗卫生的基层机构,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功能。在这里,居民就近能看常见病、开常规药、做日常保健,省时省力,也缓解了大医院的接诊压力。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可以为百姓提供更为优质、高效、便捷的疫苗接种服务。”蔡澍说。
面对疼痛带来的健康挑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科医生高巍认为,一方面必须探索创新,将学科建设与学科协作互融互通,制定临床规范,推进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疼痛疾病诊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提升疼痛疾病诊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应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对疼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医生在门诊中能够直接治疗的患者数量是有限的,但他们所创作的科普作品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巍说,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做好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未来,希望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科普队伍中,为公众提供更精准、更实用、更科学的疼痛疾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