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线

产妇应选择更人性化的分娩方式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1-05-25 18:27

A+

调查表明,我国产妇剖腹产率逐年上升,有些城市的剖腹产率甚至高达50%以上,这个比例大大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5%到20%的标准。

  常用分娩方式

  自然阴道分娩:胎儿发育正常,孕妇骨盆发育也正常,孕妇身体状况良好,靠子宫阵发的有力节律收缩将胎儿推出体外,这便是自然阴道分娩。自然阴道分娩是最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因为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母亲和胎儿都没有多大的损伤,而且母亲产后很快能得以恢复。

  人工辅助阴道分娩: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出现子宫收缩无力或待产时间拖得过长时,适当加一些加速分娩的药物来增加子宫收缩力,缩短产程。如遇到胎儿太大或宫缩无力、产妇体力不够时,就要用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器帮助分娩。人工辅助阴道分娩比自然分娩稍困难些,但有医生的帮助也会使产妇顺利分娩。

  剖腹分娩:如果骨盆狭小、胎盘异常、产道异常或破水过早、胎儿出现异常的孕妇,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应采取剖腹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子平安。剖腹产手术对母亲的损伤较大。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创伤,产后的恢复远比阴道分娩慢,而且还会有手术后遗症发生。  自然分娩优点显而易见

  分娩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结果,包括疼痛在内的生理反应,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就是有益的、合理的,何况选择自然分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1.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有规律地收缩、舒张,使胎儿的胸腔也发生有节律地收缩,这一过程能锻炼宝宝的心肺功能,促进宝宝肺机能的完善成熟,为宝宝出生以后的自动呼吸创造有利条件。

  2.自然分娩时,由于产道的挤压,使胎儿气道的大部分液体被挤出,为出生后气体顺利进入气道,减少气道阻力做了充分准备,也有助于胎儿剩余肺液的清除和吸收。同时这一过程也能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尤其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3.妈妈在分娩的过程中,其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名为“催产素”的物质,它能促进乳汁分泌,还能进一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

  4.进行自然分娩,可使产妇产门扩张得很大,有利于产妇产后恶露的排泄引流,产后子宫恢复得也快些。

  剖腹产并非最佳选择

  专家表示:剖腹产是解决难产和母婴并发症的一种手段,正确使用可挽救母婴生命,保证母婴安全,但终究不是一种理想和完美的分娩方式。

  1.剖腹产毕竟是手术,一般情况下剖腹产的出血量是阴道自然分娩出血量的1倍,而产妇的意外死亡也比正常阴道分娩多。

  2.剖腹产容易引起伤口感染、术中羊水栓塞、子宫损伤切除等情况。

  3.剖腹产后产妇恢复较慢,并且容易出现阴盆腔内组织粘连引起的慢性腹痛等症状。

  到底该选哪个分娩方式?

  1.剖腹产会给子宫留下疤痕,给今后分娩或人工流产带来很多危险。

  2.剖腹产的新生儿,呼吸道内往往有液体滞留,容易发生窒息、湿肺、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合并症。

  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剖腹产的宝宝在出生时,由于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缺乏必要的触觉和本体感觉的学习,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问题。  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医生帮助孕妇选择分娩方式

  在选择分娩方式前,医院会对产妇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和产妇检查,检查胎位是否正常,估计分娩时胎儿有多大,测量骨盆大小是否正常等。如果一切正常,孕妇在分娩时就可以采取自然分娩的方式;如果有问题,则会建议采取剖腹产。自然分娩的产妇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选择无痛分娩。

  选择更人性化的分娩方式

  目前国际上围产技术的潮流是回归自然的“人性化分娩”,比如分娩过程中增强产妇的主动性以及分娩过程中家庭式服务,让分娩的操作更科学、产程更顺畅、产妇更轻松、母婴更健康。

  孕妇有权选择分娩方式

  如果一个普通的孕妇,她要求做剖腹产,作为医生,要先与孕妇沟通,因为剖腹产毕竟是一个手术,对母亲有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如果没有剖腹产的指征的话,这样的损伤是不值得的。如果医生实在劝阻不了,就会满足孕妇的要求。因为《母婴保健法》上有一条就指明:孕妇有选择分娩方式的权利。

  减少干预 回归自然

  我国妇产科界的专家针对我国剖腹产率逐年提高的问题提出忠告,剖腹产手术作为一种手术,不但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对新生儿亦有一定的影响,决不可因怕疼或为挑选吉日而要求手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爱母行动,口号就是“减少干预,回归自然”,明确规定“除有医学指征之外,对产妇不使用药物镇痛和手术”,即所谓剖腹产手术分娩和注射药物的无痛分娩,只是适合妊高症、心脏病、甲亢、骨盆狭窄、胎位不正以及严重产痛等产妇的一种选择性、补救性手术。

编辑推荐:分娩前有什么征兆

编辑推荐:孕妇分娩前的症状有哪些

  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很多妈妈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每个父母都应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做好家长这人生中重要的工作!了解更多科学育儿知识请进入:育儿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