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2-07-01 16:01
A+
有人将氢气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归结为其三大特性,即安全性、渗透性强、选择性抗氧化。
太田成男教授
近年来的研究也证实,氢气可以很容易地穿过细胞膜,,也可以很容易地穿过血脑屏障(BBB)迅速地进入脑组织;早在2007年,太田成男教授(Dr.Shigeo Ohta,PhD,日本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所首席教授)就在《⾃然医学》上发表了论⽂,明确指出⽆论是细胞还是化学溶液情况下,氢⽓只和羟基⾃由基和亚硝酸阴离⼦毒性⾃由基发⽣反应,⽽不和过氧化氢和⼀氧化氮⾃由基发⽣反应,氢⽓中和毒性⾃由基的作⽤就是选择性抗氧化。
关于氢气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我国在21世纪初就启动了。
前人对氢气安全性的研究
目前,有证可查最早的氢气安全性方面的实验,是1789年,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塞奎因进行的。他们让豚鼠在容器内呼吸氢、氮、氧三元混合气,历时8~10小时,未发现给机体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1937年,英国生理学家小霍尔丹(其父约翰·斯科特·霍尔丹是牛津大学教授,因一战期间为英军研发出了防毒面具而闻名)采用将志愿者暴露于11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氢氧混合气,未发现明显的生理变化;1941年,苏联航空先驱拉扎列夫(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教授)重复了拉瓦锡的实验,他将氢、氮、氧混合气加压到91个大气压,未发现小鼠的不良反应。
通过这些早期研究,初步证明了人和动物吸入氢气是安全的。
我国对氢气安全性的研究
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了氢气安全性方面的研究。2001年,肖卫兵教授、杨涛教授(海军医学研究所舰艇卫生研究室)发表了《氢氧潜水的生理学问题》。在该篇论文中,对氢气对人体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证
氢氧潜水实验示意图
机体内环境
通过对血、尿和医学检查的结果分析,至少3MPa氢分压对人不具有毒性。
呼吸系统
在450m深度下呼吸50%的氢、氦、氧,潜水员的舒适感、疲劳程度、工作效率如同在200m氦、氧环境一样。
心脏功能
氢、氦、氧环境下,心功能和心肌电生理仅有轻微的改变。
神经系统
动物和人的实验都证明,氢气的麻醉作用只有氮气的1/4。
氢气保护神经系统的研究
氧化损伤对于脊髓、大脑的伤害尤其严重。特别是大脑,虽然它的重量仅占全身的2%,但脑部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5%~20% ,脑是高度耗氧器官,更易产生活性氧(ROS)。
1、脑组织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容易被氧化;
2、脑部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 SOD)等抗氧化酶水平较低 ,抗氧化能力低;
3、脑部神经元不具有分裂能力,修复能力低。
因此脑更易受到ROS的攻击 ,出现氧化损害。
传统的抗氧化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小分子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GSH等 ;另一类是抗氧化酶类 ,如 SOD、CAT、GSH.Px等。
但由于机体氧化一抗氧化系统的复杂性 、低浓度ROS具有生理作用 、外源性抗氧化剂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非特异性等原因 ,这些抗氧化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多项研究证实 ,氢气具拮抗氧自由基的毒性作用,能够减轻氧化损伤;同时,氢气能够很容易地穿过血脑屏障(BBB)迅速地进入脑组织,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未来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都证明,氢气是一种全新的,安全的,潜在的有效方法,能减轻多种疾病和损伤,有可能显著造福人类健康,尤其是在帮助人类应对老年非传染性疾病方面,拥有极大潜力。
参考文献
《氢氧潜水的生理学问题》
《氧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及氢气对其的拮抗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