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线

艾思瑞健康大讲堂:吡非尼酮可预防尿道损伤后的纤维化及狭窄

来源 : 互联网

时间 : 2022-11-09 11:10

A+

【艾思瑞导读】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男性尿道疾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尿道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且由于该病具有高复发率特点,反复多次手术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身心以及经济负担。

尿道狭窄的病因包括外伤性、医源性以及慢性炎症等。其中,创伤是最常见的因素,部位以球部尿道居多,约占50%以上。任何部位的尿道狭窄,无论其致伤原因或损伤程度如何,在创伤愈合过程中,均可能伴随纤维化过程,导致瘢痕形成,最终发生尿道狭窄。如何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已成为下尿路重建领域的研究重点。

【研究进展】

来自蚌埠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探究吡非尼酮对于大鼠尿道损伤后狭窄形成的预防作用的研究,探讨吡非尼酮对于大鼠尿道损伤后狭窄形成的预防作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JSouthMedUniv)上。

【研究设计及结果】

研究人员选取SD雄性大鼠30只,8~10周龄,体质量250~300g,饲养室温 20~24 ℃,12h昼夜交替,自由饮食。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10只/组)。

阴性对照组:大鼠不予尿道损伤处理,腹腔注射与吡非尼酮组等量的溶剂;

阳性对照组:大鼠尿道损伤,腹腔注射与吡非尼酮组等量的溶剂;

吡非尼酮组:建立大鼠尿道损伤模型后,按100 mg·kg-1 ·d-1 腹腔注射吡非尼酮。

记录所有大鼠生活状态和体质量变化,术后2周逆行尿道造影观察尿道狭窄,留取尿道损伤组织,行H&E染色观察尿道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检测胶原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a-SMA和TGF-β1的蛋白表达,qRT-PCR检测大鼠尿道组织中炎症因子TNF-a、IL-6,IL-1ßmRNA的表达。

结果发现,术后14d通过逆行尿道造影和H&E染色观显示,所有存活大鼠均成功形成尿道狭窄。

逆行尿道造影可见阳性对照组尿道较阴性对照组正常尿道管腔明显变细,吡非尼酮组大鼠尿道较阳性对照组大鼠好转(图C)。

H&E染色进一步证实阳性对照组尿道上皮细胞增生明显,管腔显著狭窄,周围组织炎性细胞增多,细胞排列紊乱。

吡非尼酮组尿道管腔较对照组变大,伴轻度上皮细胞增生,管周组织仅见少许炎细胞浸润,细胞排列尚规则(图C)。

为探讨吡非尼酮抑制尿道损伤后狭窄形成的可能机制,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A~D)和Western blot检测(图4E、G)与纤维化密切相关的TGF-β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发现,吡非尼酮组尿道周围组织中TGF-β1表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P<0.01),吡非尼酮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抑制组织纤维化过程。

为了验证吡非尼酮对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运用qRT-PCR技术检测TNF-a、IL-6、IL-1β 的mRNA表达量。

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尿道组织炎症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显著增高(P<0.01),而吡非尼酮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不同。

【研究结论】

该研究通过Masson染色和a-SMA检测证明吡非尼酮可缓解尿道组织纤维化和胶原沉积,western blot发现吡非尼酮抑制损伤组织和TGF-β1表达,同时 qRT-PCR 检测了吡非尼酮能够抑制 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即该研究发现吡非尼酮可以抑制TGF-β1通路和炎症反应,从而实现对尿道损伤后纤维化及狭窄的预防作用。

该结果再次证明了吡非尼酮(以艾思瑞®为主要代表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同时表明吡非尼酮可能成为预防尿道狭窄新的药物选择,未来探究吡非尼酮预防尿道狭窄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李中, 黄旭, 陈守峰,等. 吡非尼酮通过抑制TGF-β1通路和炎症反应预防大鼠尿道损伤后的纤维化及狭窄[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3):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