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首都儿科研究所
时间 : 2025-02-26 14:50
A+
2025年2月23日,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党委书记张金保、党委专职副书记赵红、常务副所长孟黎辉带领党委办公室、医务处、护理部、宣传中心以及13名专家赴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专家讲座及义诊活动,为当地儿童送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健康大礼。
张迪接诊的多名新生儿中,大部分是早产儿。其中一名34周早产儿,出生体重仅1.6KG,不仅存在宫内发育迟缓,而且后期还出现了喂养不耐受与便血等情况。家长听说有北京的专家来义诊,驱车100多公里赶过来,希望获得相关指导。张迪细心地为孩子进行了检查,通过生化检查发现患儿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异常,为避免代谢性骨病加重,她不仅为家长解决了喂养方面的问题,还进行了用药指导,并为其预约了后续门诊随访。家长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随访,太安心了。”此外,张迪还手把手地指导家长记录孩子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绘制生长发育曲线,为孩子后续更好地追赶生长做好铺垫。
在神经内科诊室,一张熟悉面孔的出现,让葛绣山惊喜又感慨。原来是他接诊过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长激动地说:“葛大夫,咱们在这里又见面了!之前带孩子到北京找您看病,听说您来德州了,我就直接预约了,这可太方便了!”葛绣山详细询问了孩子这段时间的情况,包括日常行为表现、学习状态以及药物治疗的反应。经过一番交流与评估,对后续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神经内科专业有不少罕见病,其中有一部分是神经肌肉病,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多数行动不便,这次义诊包括后续的中心工作也为这部分家庭提供了便利。”葛绣山说。
在精神心理科诊区,张晓鸣共接诊了18名孩子,她通过专业的心理筛查和咨询服务,协助完成了儿童情绪及行为障碍的筛查,还为一些低龄儿童完成心理发展的指导。面对一名1岁半疑似孤独症的孩子,张晓鸣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在她的引导下,帮助家长看到了孩子与别人建立链接的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反应,她耐心地教给父母如何辨识孩子发出的信号,帮助家长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去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排除了孤独症的可能,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
消化内科诊室,一名两岁的肠道溃疡患儿,因为患有慢性腹泻、便血,孩子哭闹不止,家长焦虑万分,钟雪梅一边轻声安抚着孩子,一边仔细检查、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经过分析筛查,认为孩子可能为炎症性肠病,钟雪梅随即安排了后续的专项检查。一个上午,钟雪梅为20多名消化道疾病的患儿进行了专业的诊疗。
在候诊的年轻家长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了张奕的注意。老人的外孙去年得了肺炎,经过治疗症状已经消失,但在后期复查时,拍了两次胸片,结果均提示肺炎,为此老人非常困惑,认为孩子的肺炎一直没有好利落。张奕反复查看了CT、胸片后,发现肺炎并非一个部位,应该是又一次新的感染。她详细解释了孩子的病情及复查CT的情况,终于让老人安心了。另一名反复咳嗽、喘息的孩子多次就医没有确诊,张奕通过专业检查后诊断为“支气管哮喘”,随后为孩子开具了药物,并对家长就哮喘的发病机理、诱因、治疗周期及随访的重要性进行了科普。
王誉涵的诊桌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孩子和家长,此次义诊她共接诊了79名患儿。面对这些患有湿疹、特应性皮炎、色素痣等皮肤问题的孩子,王誉涵仔细查看了每一名孩子的皮肤状况,详细询问病史,提供了专业且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纠正了家长存在的护肤误区,现场教授如何正确护理孩子的皮肤,为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了切实的帮助。
据统计,此次义诊活动共接诊患儿362人次,首儿所专家的精湛医术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寒冷的早春,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温暖,为众多孩子送去了健康与关怀。从内外科疾病的精心诊治,到行为发育的专业解答,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专家们的心血与付出。不仅解决了孩子当下的病痛,更传播了健康知识,提升了百姓的健康意识。相信此次义诊播下的健康种子,将在德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而首儿所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向着全民健康的目标稳步迈进。